合肥蜀山老城区又一科创载体即将建成交付
在合肥市蜀山区,一栋科创载体就是一个创新联合体,就是一个产业链,它吸引着投资机构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慕名而来,是名副其实的科技产业引擎。
位于蜀山区西园街道的科创+城市更新项目——白帝双创园即将于今年5月底交付使用,进一步加密蜀山老城区科创载体布局。按照产业规划,这里将打造蜀山数智文化产业园,引入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和文化创意等产业。
在位于长江西路407号的白帝双创园内,工人师傅们正在加紧施工,目前该项目主体已全部完工,立面、内装已完成建设进度的80%,外部景观已完成60%。

白帝双创园俯瞰效果图。
白帝双创园项目为原牛奶公司厂区,隶属白帝集团。该项目总占地面积约40亩,建筑面积15785.15平方米。项目完工后,预计可用招商面积约6000平方米,可以满足近千人办公。
在白帝双创园城市更新项目中,区直相关部门、西园街道按照“以拆违促危改,以危改促提升”的思路,对老厂区进行改造升级,将老厂房改造成为现代化科创孵化器、办公区、宿舍区等多样化功能区,带动老城区空间的创新价值、经济产值与城市颜值同步提升。

白帝双创园宿舍区已改造升级。
据了解,园区改造项目完工后,将聚焦打造蜀山数智文化产业园,集聚一批新兴业态。目前正积极吸纳长三角应急产业研究院等信息技术企业落户,发展以物联网和软件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科创产业。此外,大力招引设计、新媒体等行业企业,发展数字文化创意产业。
近年来,蜀山区紧抓科大硅谷建设契机,发挥科教资源集聚优势,深入实施“全域科创”发展战略。
要落实全域科创,尤其是在老城区发展科创产业,就必须释放足够的能提供承载知识人群和企业发展的物理空间和软性空间。蜀山区通过“科创+城市更新”路径,采取购、租、建等方式,将老城区闲置空间改造成现代化科创载体,为科研科创工作者营造了良好创新环境。让烟火气与创造力共存,老城区与新产业正在共同向上生长。
下楼喝茶聊天,上楼共享开放创新。通过城市更新,打造更多元更开放的创新创业空间,让高密度的知识,实现无障碍地碰撞与交流。

白帝双创园建成后,将引入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文化创意等项目。
“科技回归都市”正成为老城区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在蜀山区的城市中心,变化正在发生。近年来,随着“科里科气系列”科创驿站、“1986产业园” 、肥西路28号、新智造产业园、新医学成果转化加速中心等一批科创载体在老城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大批科技初创企业回归都市,嵌入社区。
科创企业和科技人才在城市空间中集聚,科技与老城区和谐共生,打造都市型现代化产业体系,带动老城区产业转型升级。
目前,蜀山区已建成启用硅谷大厦、“科里科气”科创驿站科大站、科学岛站、凤栖站等,此外,新智造产业园、人工智能大厦、环境经济产业园等一批高水平高能级的科创载体也即将建成投用。此外,实质性启动了大铺头和中国科大科技园项目,在中国科大和科学岛周边,谋划建设东西两个科创园区,在中国科大片区启动建设25万平米的中国科大科技园,在科学岛片区规划建设100万平米科创载体。力争到2027年实现30×30目标,科创载体总面积达200万平米,实现科技创新源头在哪,科创载体就建设在哪。无论是“城市更新”模式,还是新建开发模式,折射出的都是蜀山区正在出现越来越多科技创新融入城市肌理空间,而这正是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蓬勃发展的土壤。(褚旭 许丹丹 刘亚萍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