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夫妇低调捐了10亿元!
记者4月27日从复旦大学获悉,复旦大学建校120周年来临之际,复旦大学材料系高分子专业1985级校友李平、历史学系1986级校友廖梅夫妇决定为母校一次性捐赠10亿元人民币,支持建设复旦大学学敏高等研究院。
学敏高等研究院定位为世界顶尖的自然科学领域高水平基础研究和交叉研究机构,以交叉性、前沿性、国际化为建设宗旨,致力成为世界顶尖的科技创新策源地,为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贡献复旦力量。
“我们希望为学校捐助一个项目。这个项目应该是比较困难的——在学术上有挑战性,需要花费很久时间,需要很多财力支持,但是会产生深远的社会影响。我们把它当作我们的社会责任。”廖梅表示。
去年11月,李平、廖梅夫妇回到母校,第一次从学校科研负责人那里听说了学校高起点建设研究院的构想。在与校领导多次深入交流讨论后,夫妇俩觉得研究院的设想完全与他们的想法吻合。双方一拍即合,夫妇俩决定捐资10亿元,支持建设复旦大学学敏高等研究院,助力学校基础研究和交叉研究。
对于“学敏”这一名称,李平、廖梅夫妇在阐释其寓意时指出:“学者,治学之道;敏者,兼具勤勉与敏锐”。双重意蕴,期待复旦人秉持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保持敏锐的学术洞察力,站在科技发展的最前沿。
“我们将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不局限于某一具体学科。交叉性是它最鲜明的特点之一。”学校科研负责人介绍,学敏高等研究院将致力于构建一个世界顶尖的自然科学领域高水平基础研究和交叉研究机构,聚焦数学、物理、化学、材料、生物、医药、环境、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多个前沿领域,探索创新性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追求开拓新研究领域、新研究方向,不追逐热点和论文。
目前,学敏高等研究院已启动人才招募工作,计划在十年内引进近百名全球顶尖的青年学者,尤其是博士毕业后5年左右的青年科学家,不限学科和国籍。
“我们将瞄准‘90后’、‘95后’甚至更年轻的顶尖科研人才。”相关负责人表示,研究院希望吸引那些对科学充满热爱、具有创新潜力和跨学科研究能力的人才,鼓励他们交叉碰撞,打造诺贝尔奖级别的重大成果。对入选的青年人才,研究院将按需提供各类资源与支持,给予长周期的稳定支持,期限最长为20年,确保科研人员专注于高风险、高价值的研究项目,无需为短期问题担忧。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编辑:何 山
校对:王小明
复审:程乘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