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潭江潮|书香浸润江门开平,全民共赴阅读之约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4 00:16:00    

四月的江门开平,春风翻动书页,书香漫卷街巷。在这座以侨文化闻名的城市,阅读早已超越个人兴趣,成为浸润城市肌理的文化基因。

近年来,开平市以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为牵引,积极推动全民阅读工作,不断加强图书馆、农家书屋等阵地建设,营造良好阅读环境,通过打造“悦读开平·书香侨韵”全民阅读品牌,营造浓厚读书氛围,打造一座“书香味、学习范、创新性”的文明城市。

小朋友正在书架上选择喜欢的图书。受访者供图

“阅”有品牌:打造全民阅读品牌

先锋天下粮仓书店“无负今日”书房里的茶香与书香交织;“我跟妈妈学科学”亲子科普阅读主题活动在开平市图书馆准时开课…第30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书香萦绕在开平的城市气息里。

先锋天下粮仓书店鸟瞰。受访者供图

在开平,书香满城,喜欢读书的人到处都是。从校园到社区,从家庭到公共空间,阅读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

自2022年启动“悦读开平·书香侨韵”全民阅读品牌以来,开平市以品牌活动为载体,线上+线下相结合,走进社区、农村、学校等地开展系列活动93场次,参与群众超13万人次。

在苍江健身广场的文化集市上,市民黄绮红说道:“这次推荐的15本书,非常好也非常有意义,值得大家去学习阅读。”她提到的正是2024年12月“您选书,我买单”荐购书单中的重点书目。

近年来,开平市持续实施“您选书,我买单”常态化文化惠民项目,通过互动化开展读书活动,推动图书资源流动共享,全民阅读供需匹配实现精准对接。

开平市图书馆相关负责人介绍,市民朋友、特别是广大读者可以在购书中心挑选心仪的图书,以借阅的形式拿回家里先读为快。读毕归还,全年无休。

“旧书换新知·让书香随绿意流动”——这句充满诗意的口号,更是开平市全民阅读活动的生动缩影。自“悦读开平·书香侨韵”全民阅读品牌启动以来,阅读已深度融入城市文化。更具创意的“旧书换新绿”活动则展现了生态与文化的交融。

“旧书换新知·让书香随绿意流动”活动。受访者供图

在2024年12月的阅读漂流仪式上,侨园路小学梁同学用《神笔马良》等三本旧书换回一盆绿植,她说:“我要好好照顾它,就像爱护书一样。”

据统计,截至2024年底,该项目全年回收置换书籍超2000本,活动广受群众欢迎和参与,实现“书籍再生”与“绿美开平”双赢。

据开平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悦读开平·书香侨韵”全民阅读品牌将继续以书为媒,以阅读为带,以集市、分享会为载体,再度出发,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氛围。

“阅”有场地:打造新型多元文化阅读空间

错落有致的书架、琳琅满目的图书、醇香扑鼻的咖啡、憨态可掬的动物玩偶、沁心怡人的绿植盆栽、独具匠心的文创产品……走进先锋天下粮仓书店“无负今日”书房,这里已被各地而来的游客“占据”。

先锋天下粮仓书店“无负今日”书房,以粮仓为主题设计书店主体,引入文创、茶饮等业态,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点,被评为全国“最美公共文化空间”。2024年,这里吸引旅客超150万人次,也是开平时尚化打造新型阅读空间的缩影。

在江门市委宣传部指导下,开平目前挂牌9家“无负今日书房”,有农家书屋、精品民宿、大型书店等,拓展了阅读阵地,扩大了服务范围,实现了阅读空间的新型化、时尚化、多元化。

当全民阅读的春风吹遍开平,乡村大地上传来了开卷之音。近年来,开平将更多新型阅读空间“搬”进乡村,持续提升资源共享度、设施便利化、服务多样性,为当地群众、到访游客提供多层次的精神文化服务。

走进蚬冈镇新华悦读空间,只见孩子们挑选好读物后,有的轻轻拉动椅子,端正地坐在阅读桌前,开始畅游书海,有的干脆盘腿席地而坐,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蚬冈镇新华悦读空间。受访者供图

这是开平因地制宜打造新型多元文化阅读空间的一个生动缩影。不仅如此,开平还聚力打造一批融合图书阅读、艺术展览、文化沙龙、文化传承、互联网、农村公益电影放映、轻食餐饮等多重功能的新型文化空间。

文化味充盈,民宿也成为“书香门第”。在开平塘口镇碉民部落民宿,游客黄先生走进“无负今日”书房,随手拿起一本关于华侨历史文化的书,眼中闪烁着好奇和兴奋。“乡村民宿里居然有这么多书籍,还真是少见。”

碉民部落经营者谭志纯介绍,“原本我们只是做民宿,后来,根据当地群众和游客需求,我们把‘无负今日’书房引了进来。”

开平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把书房建在民宿里,书房不单是看书的地方,还成了文化旅游的新亮点,实现了阅读与文旅资源的互动,丰富了游客和群众的阅读体验。”

书房“走近”市民,市民也走进书房。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每到周末,公共图书馆、实体书店、农家书屋,或民宿、书院、书吧,都会变成爱书人的聚集地,读书会、文化沙龙等文化交流活动不断上演。

“阅”有风尚:阅读已融入开平市民生活

在开平,阅读空间被重塑,阅读风尚也在革新。以城市文化驱动力来提升城市品质,给人以全新的文化体验,从而实现文化利民,关键一招就是做“阅读+”的文章。

“阅读+音乐”。塘口镇在地里小酒馆是一家音乐氛围清吧,游客白天city walk逛累了适宜在此歇脚。在这里你可以约上三五知己好友,在微醺的氛围中交换阅读彼此喜欢的书籍。

“阅读+咖啡”。在开平蛙鸣咖啡店,点一杯咖啡,在咖啡店选一本你喜欢的书籍,悠闲的时光里,城市焦虑瞬间清零。

不仅如此,“阅读+非遗”“阅读+文创”“阅读+展览”……开平广泛推行“阅读+”模式,阅读正在与多元文化融合,解锁更多体验。

最是书香能致远。阅读是一座城市的温暖底色,也是一座城市最具活力的文化力量。全民深度阅读行动的深入推进,不仅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培育了城市发展的内生动力。

如何让这样良好的氛围保持下去,让学习阅读成为市民的一种精神追求、行为习惯和生活时尚?开平给出答案。

世界读书日前夕,在水口镇图书馆,“翻开一本书,打开一个世界”主题活动吸引50余名儿童参与。社工化身“图书向导”,带领孩子们完成寻书任务、制作干花书签。李同学举着自己制作的书签说:“我要用它标记最喜欢的童话!”这种“阅读+游戏”的设计,让阅读从“苦差事”变为“探险之旅”。

在风采实验学校的“阅读与分享会”上,学生们围坐共读《一个人的环球航海》,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这种沉浸式学习让抽象理念化作鲜活认知。

值得一提的是,读书分享会、青年夜校阅读分享等活动在开平各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无论是稚气未脱的少儿,还是耄耋老者,都悉心分享读书心得、共促学习,耕读之风盛行。

市民群众正沉浸书海中。受访者供图

尤其是周末,图书馆里座无虚席,成为越来越多市民闲暇时光的“充电站”,他们从书本中汲取知识、从文字中感受智慧、在阅读中开拓视野。这些现象表明,阅读已经融入开平市民生活,成为一种重要文化现象。

当阅读成为城市气质,其意义远超文化消费本身。在开平,它是对侨乡文脉的传承,是对市民素养的投资,更是对城市未来竞争力的塑造。

书香流溢,阅读有光。开平,这样的爱“阅”之城谁不爱呢!

南方+记者 申红洲 通讯员 开宣

【作者】 申红洲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