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康马玛不错遗址入选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日前
西藏康马玛不错遗址入选
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玛不错遗址,是目前发现的青藏高原腹地海拔最高、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湖滨渔猎遗址。该遗址位于中印、中不边境的西藏中南部康马县嘎拉乡政府驻地东北面的玛不错湖岸,地处喜马拉雅中段北翼的高原,海拔4410至4430米。根据地形地貌、遗存分布特点,可将遗址划分为三个区域,主要分布于玛不错湖的南岸、东南岸和西北岸。遗址分布面积22.4万余平方米,目前发掘1650 平方米,共清理墓葬61座、灰坑43座、柱洞8个、活动面5个、灶4个、火塘2个、石构遗址2座等。

图为玛不错第一期遗存典型骨器和石器。
该项目负责人夏格旺堆介绍,玛不错聚落演变脉络清晰,各时期的聚落布局和遗迹类型自有特点,不仅填补了高海拔新石器时代人类生存策略研究的空白,也为西藏新石器阶段聚落考古与社会研究,提供了迄今为止最为丰富的一批资料。
“玛不错遗址的新发现,是近年来西藏考古新石器阶段最重要的学术突破,发现了迄今为止青藏高原腹地海拔最高、年代最早、延续时间最长(距今4800—2000年)也最为清晰的文化序列,解决了西藏中南部新石器不同阶段的文化格局问题。”夏格旺堆说。

图为玛不错第三期墓葬。
据悉,2020年至2024年,由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主导、联合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兰州大学、北京大学、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等多家单位开展了5个年度的田野发掘工作。该遗址考古工作结合多学科研究,在古DNA、古人类学、动植物考古、环境考古等方面实现全方位突破。揭示了人类在海拔4400米以上的生态位活动的高原适应性、复杂性和连续性。玛不错遗址的发掘和发现,不仅对西藏考古,对世界范围内认识和理解高原人类适应演化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图片由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提供
(来源:西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