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4-09 15:16:00
今天(4月9日)是国际护胃日。在我国,以消化不良为主诉的患者占到消化专科门诊患者的52.85%。其中,生活节奏快、饮食习惯不规律的人群首当其冲。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李景南提醒,胃肠道也易“春困”,消化不良高发可能是消化酶不足所致。消化不良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消
-
2025-04-02 17:24:00
2025年4月11日是第29个世界帕金森病日,为增进公众对帕金森病的正确认知,4月9日,云南大学附属医院将举办世界帕金森病日义诊宣教活动,届时有神经内科、神经外科、临床药学科和康复医学科的专家联合为昆明市民进行现场讲座、现场答疑解惑和义诊咨询。据介绍,除了义诊,帕金森病友们也可借此机会现场交流治疗经
-
2025-04-14 20:19:00
4月8日至11日,第91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春季)博览会(以下简称“CMEF”)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CMEF被誉为全球医疗产业的“风向标”,吸引了全球顶尖医疗企业的创新科技在此角力,每年春秋两季在上海、北京等地举办,已成为亚太地区覆盖医疗器械全产业链的行业综合服务平台。而医学影像设备是医疗器
-
2025-03-31 15:55:00
济南中医白癜风医院再迎重磅专家!为满足广大患者对优质医疗资源的迫切需求,医院特别邀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周涛教授于4月5日莅临亲诊。届时,周教授将携手医院资深专家团队开展多学科联合会诊,通过精细化分型、精准化检测,为每位患者制定个性化祛白方案。自开展“名医零距离”诊疗服务以来,医院已
-
2025-04-10 15:34:00
近日,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自强院区)郭永川教授团队,为一名83岁患者成功实施显微镜下眶颧入路颅底肿瘤切除术。手术不仅彻底切除了累及左侧眶内、蝶骨、海绵窦、颞叶的复杂肿瘤,更重要的是完整保护了患者的视觉功能。据了解,83岁的林大爷(化名),在例行体检中意外发现左侧颅底有占位性病变。患者有多年高血
-
2025-04-03 10:29:00
胃肠镜检查使用AI辅助质控系统。本报记者 周姿杉摄CT室借助AI技术解决影像诊断难题。本报记者 周姿杉摄本报讯(记者周姿杉)近日,哈医大二院在医疗智能化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多个临床及相关科室已相继完成AI技术对接,全面应用于疾病早期识别和个体化诊疗决策,为患者提供了全方位、精准化的医疗服务。胃肠镜检查
-
2025-04-20 15:01:00
时针指向上午九点半。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中心,林丽珠迈着稳健的步伐走进病房,开启一天的查房工作。“昨晚睡得怎么样?”“饮食还好吗?”……林丽珠走到一位肺癌患者床前,轻轻握住老人的手,眼里满是关切。实际上,林丽珠也是一名63岁的老人。今年是她从医的第39年。按照中医的说法,人有485道大筋。
-
2025-03-31 20:40:00
阿尔茨海默病(AD)靶向治疗领域迎来重大进展,又一款创新药投入到临床开展应用。3月31日,澎湃新闻记者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获悉,国际创新药物Kisunla(多奈单抗,donanemab)在该院神经内科成功实现全国首次临床应用。此次首批开展临床应用的患者共有12人,经医生严格筛选,均为早期AD患者。
-
2025-04-11 13:14:00
中医疗法耳豆压穴,可缓解失眠症状。中医传统技艺“火龙罐灸”,帮患者改善睡眠质量。海峡导报·新福建客户端4月11日讯(记者钱玲玲 林少蓉 李方芳陈芹 陆军航 实习生 陈明敏 苏辰晨 通讯员 陈达捷 石青青 江昌铭厦门市中医院脑病科供图)打开网易云上的“助眠白噪音”,听了一会儿又切到微博“吃瓜”,抖音刷
-
2025-04-03 13:40:00
市民张女士因出现腹痛、阴道不规则出血症状来到江苏省第二中医院就诊,询问病史后行妇科B超提示宫腔残留,考虑患者不全流产。妇科主任毛洁坦言,近日,门诊接连遇到数位因药物流产、人工流产复诊检查发现流产不全的患者。而她们询问较多的问题就是“不全流产一定需要清宫吗?”。不全流产作为流产(人工流产负压吸宫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