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记者走基层|你分类它买单,智能“回收站”来了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4 09:00:00    

在衡水市一些居民小区,一种黄绿色机器已然成为居民家门口的“回收站”。居民只需将可回收垃圾投入其中,回收费用就能实时进入个人账户。

4月23日,在衡水市丽景福苑小区,记者见到了这种机器——智能垃圾回收机。机器上方仓门用于投递废品,机身下半部分写着可回收废品的种类,有纸类、金属、塑料、织物四大类,每个大类下面各有6个小类,涵盖纸箱、易拉罐、衣物等常见废品。

居民赵女士拎着快递包装盒来到机器前,熟练扫描机身上的二维码后,仓门自动开启。投入包装材料后,机器屏幕立即显示称重数,短短20秒后,她的手机就收到1.6元到账的提醒。“去年注册后就养成了把垃圾分类的习惯,今年已经攒了30多块钱。”赵女士指着账户记录说,这种“全时在线”的回收方式让家里不再堆满废品。

4月23日下午,衡水市丽景福苑小区一名业主正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准备往智能垃圾回收机投放废品。河北日报记者 邢云摄

透过仓门可见,机器内已存满纸箱、空瓶等废品,即将触发满仓预警。泰华物业公司项目经理助理张琪介绍,过去楼道堆物是个老大难问题,既有消防隐患又影响环境,如今智能垃圾回收机让这类现象彻底消失,小区垃圾清运量也明显减少。目前,小区共设置了13台智能垃圾回收机。

“我们以每公斤0.5元的统一价格进行物品回收。”运营方衡水悦新环保科技公司城市经理王二帅介绍,每台机器都搭载智能监测系统,不仅能记录居民投递行为和品类,还能实时预警,当机器满仓时,系统会自动调度清运员前来回收。

跟随清运车,记者来到衡水市可回收物分拣中心。在分拣车间,叉车将满载废品的包裹倾倒在传送带上,工人们熟练地将纸板、衣物、易拉罐、小家电等品类逐一分开。分拣中心负责人任燕军介绍,经压缩机打包的回收物资,将成为下游企业的生产原材料,实现“变废为宝”。目前,主城区日均回收量达15吨,分拣中心日处理能力达30吨。

据了解,智能垃圾回收机于2023年11月首次进入衡水,首批先设置了20台。经过一年多试运行,今年起在主城区大规模推广。截至目前,172个小区已投放507台智能垃圾回收机,计划年底前增至700台,并逐步向滨湖新区、冀州区延伸。

“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让企业和市民在垃圾分类中双双受益。”衡水市城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智能垃圾回收机通过经济激励,将可回收物从生活垃圾中精准分离,既减轻了末端处理压力,又培养了居民垃圾分类习惯。

随着智能回收网络的完善,衡水正在构建“投放—回收—分拣—再利用”的完整链条,让垃圾分类从“麻烦事”变成“举手之劳”,为绿色发展注入新动能。(河北日报记者 邢云)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

相关文章